我爱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

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点击:[16]人次

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丕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帝王,他建立魏国,结束了东汉末年北方地区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并开创了新型的人才选拨制度——九品中正制。然而他却违背伦理,“偷娶”自己的庶母,为后世所唾弃。其实这种跨辈分的婚姻并非他首创,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女性改嫁给儿子,她就是王昭君。但世人对王昭君的评价却十分高,这是为何呢?

反观王昭君,一个平民女子,有幸选入宫中,却因不愿贿赂画郎而远嫁塞北。尽管也无奈之意,但为了大汉王朝的安稳和平,她甘愿前行。好在昭君美丽、端庄,深得单于呼韩邪喜爱。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呼韩邪去世了。昭君向长安城上书,要求回到故里。然而汉成帝却让她“从胡令”,即遵从匈奴的婚姻制度。依照当时匈奴的“收继婚制”,老单于死后,他的妻妾必须由新单于收继。(除新单于生母)。如此一来,昭君只好再嫁新单于,也就是她的庶子复株累。昭君用她的一生换来汉王朝几十年的和平,实在令人敬佩。

二、文化与习俗不同

另外曹丕与王昭君所处的文化环境截然不同。曹丕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儒家文化深入人心。不论是皇家贵族还是平民布衣都非常遵从三纲五常和伦理道德,他们甚至将“孝”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况且曹丕不是偷娶一两个、而是一大群,这明摆着就是和他老子置气。这种罔顾人伦、大逆不道的行为乃世人所不容的。虽然王昭君也处于儒家盛行的时代,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乡随俗”,王昭君嫁给匈奴,理应顺应匈奴人的习俗,更何况她所作的一切均为了母国的安宁。

综上所述,曹丕偷娶庶母与王昭君嫁庶子不得相提并论,一个是帝王的贪婪、报复行为,一个是为国献身的伟大行为,故二者所得评价必然相差甚远。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