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鼻炎怎么办有鼻炎要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13]人次
有鼻炎怎么办 有鼻炎要怎么治疗
一、急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
1.在症状上
过敏性鼻炎发病快,恢复也快,有时不吃药就好了。急性鼻炎为逐渐起病,初起感鼻干,继而鼻塞,流清涕,后转为粘脓涕,消退比较慢。过敏性鼻炎发病时,鼻内奇痒,连续打喷嚏,一次几个或连续几十个。
并常伴有咽、眼、耳痒,但全身症状轻微。急性鼻炎的全身症状较重,通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咽部不痒而是咽干或咽痛,眼不痒,有酸感,常流泪。
眼不痒,有酸感,常流泪
2.检查方面
过敏性鼻炎的鼻粘膜呈现出苍白色,或者是是比较暗的粉色,并且会有水肿的情况。
鼻分泌物检查,过敏性鼻炎有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增多;急性鼻炎则有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
如果做变态反应皮肤试验,过敏性鼻炎为阳性反应;急性鼻炎则为阴性反应。此外,过敏性鼻炎不传染,急性鼻炎则有传染性。
鼻息肉和慢性鼻炎的区别鼻息肉,以成年人较为多见。中医又称之为“鼻痔”。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迟,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
由于鼻怠会长期的生长,最后就会堵塞我们的鼻腔,使得我们无法呼吸,会出现鼻窦引流的障碍,所以患者会出现流脓鼻涕,头痛的情况。
有的鼻息肉长得很大,破坏了鼻骨,致使鼻梁增宽,鼻背隆起,形成“蛙鼻”,影响美容。
在检查时,我们可见到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谈红色的如同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柔软,不病,可移动,除血管型息肉以外,一般不易出血。
息肉的生长部位多位于双侧筛窦、中鼻道和中鼻甲部位。目前,鼻息肉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学说甚多,但多数学者认为变态反应和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变态反应的反复发作,促使鼻粘膜局部小血管在组织胺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通透性明显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鼻枯膜极度水肿,组织间隙明显扩张和积液,受重力作用逐渐下垂形成息肉。
另外,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也可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灸及淋巴回流障碍,加之小血管运动神经被破坏,致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发生组织水肿,逐渐形成鼻息肉。
由此看来,鼻息肉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均有很大关系。
二、鼻炎和感冒的鉴别诊断
鼻炎和感冒的的发病率都比较高,而且两者的主要症状都是鼻塞,因此常常被人混淆。其实,鼻炎和感冒的鼻塞情况是不一样的。
鼻炎鼻塞有两大特点,即间歇性和交替性。间歇性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
交替性鼻塞则表现为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通过以上专家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科学的将它们区分开来,针对自己的症状,对号入座,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尽早的恢复健康,同时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用鼻习惯,避免鼻炎的复发。
近来很多的鼻炎患者在网上咨询相关鼻炎病情知识,其中很多鼻炎患者都存在认识误区,因此导致了鼻炎的严重恶化,给后期的鼻炎治疗增加了难度。
三、鼻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1.滴鼻药物
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油可以缓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呋麻合剂则可以缓解鼻腔阻塞,激素类滴鼻液则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清水涕等症状。
2.口服药物
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
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3.传统手术
手术主要用于药物无法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鼻炎,可以解决鼻塞。适用于鼻甲肥大导致的鼻腔阻塞,或者鼻腔极度干燥的萎缩性鼻炎等。
4.激光或者微波治疗
适用于鼻腔阻塞,并对打喷嚏有愿一定的好处。一般不解决流鼻涕的问题。
鼻炎有很多治疗方法,但必须有针对性的治疗。专家表示,像老赵这样因耳鼻喉疾病影响生活的人不在少数,拖延不治或者久拖不治往往使病情变得严重,鼻粘膜受损程度也加重,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建议患者应尽早治疗。
四、得了鼻炎如何预防
一、严格关注冷、热;寒、汗
寒,是诱发本病的要素。寒,能令气滞血淤,正气不能御外,抗病力低下,免疫功能失调。如睡眠时踢去被子、空调太冷、不适时宜的穿着、冷饮、冷风,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汗出,则是更严重的感寒。
因为出汗时汗孔开泄,犹如开窗;汗出湿衣,通过蒸发,传导散热,寒气直逼体内。所以寒、汗这一对矛盾的护理至为重要。衣着适时,以温暖无汗为度;汗出后及时更衣。或平素背后垫一条小毛巾,及时更换。睡眠时,时时关注宝宝的被子,不被踢去。用家长的辛劳换来宝宝的健康。
二、临睡前不可喝牛奶
睡前喝牛奶会发生胃、食道返流,返流的酸腐残奶,会刺激咽、鼻咽部,发生刺激性炎症,诱发本病及上呼吸道炎症。
甚至鼻腔中也留有残奶,加剧本病的炎症。显然,现在流行的“睡前一杯奶”是一种误导。睡前至少1~2小时饮奶较宜。母乳喂养的宝宝,哺乳后拍背,听到嗳气后方可平卧入睡。
三、锻炼
1、耐寒训练:冷水洗脸,水温作适当调节,循序、有度。在保暖的前提下增加户外活动,呼吸冷空气,可提高呼吸道抗寒能力。
2、运动:小宝宝作被动体操,大宝宝可以多散步,活动关节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