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亏的症状肾亏和肾虚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11]人次
肾亏的症状,肾亏和肾虚有什么区别
一、肾亏有哪些症状
肾亏症状的九大表现:
1、畏寒肢冷:“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风吹的感觉。
2、房事过度:中医认为肾藏精,肾精化生出肾阴和肾阳,对五脏六腑起到滋养和温煦的作用。
3、头晕无力失眠多梦:肾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滋养和温煦着其他脏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伤及肾脏。
4、哮喘:肾脏有“纳气”的功能。
5、腰痛:腰痛根本在于肾虚,可分为内伤和劳损。
6、夜间多尿:一般夜尿次数在2次以上
7、头晕耳鸣:很多人经历过头晕的感觉,那种眼睛发花、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滋味并不好受,而且头晕患者常伴有耳鸣之声,妨碍听觉,长久下去,甚至会导致耳聋。造成头晕耳鸣的原因多与肝肾相关。
8、便秘:便秘的人常因排便困难出现肛裂、痔疮等症,影响工作、生活,苦不堪言。
9、腰酸腿痛、尿频尿急:长时间身体僵硬不变地坐在车里,外加开车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形成气滞血瘀而最终导致肾亏。
二、肾亏和肾虚有什么区别
肾虚和肾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是一个肾病症状轻重的问题。肾虚是肾亏的渐进过程,肾亏是肾虚的极致表现,亏比虚厉害,肾虚和肾亏两者的区别,并不明显,因为肾虚和肾亏两者并无本质的分别,只是程度上的问题,肾病病情轻重的问题。
肾虚与肾亏的区别在临床肾病症状上通常只是轻重的问题而已。肾虚表现为腰酸背痛,身体无力,头晕目眩,齿动等。肾虚有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等几种类型。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临床表现外,还有阴虚的表现。肾亏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小便清长、面色苍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气短自汗、倦怠乏力、面色黄白、脉细弱,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苔淡白、脉沉迟等。
肾病医院的专家指出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或是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人体的动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从而出现肾虚与肾亏的病理变化。表现为面色白或黎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三、肾亏应该多吃的食物
肾虚者宜吃下列食物:
桑椹、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胡桃、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四、肾亏应该怎么治疗
一、诊断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肾虚,具体来说主要有:1、先天不足;2、情志失调;3、房劳过度;4、久病伤肾;5、年老体衰。临床上一定要明确诊断,从病因着手,治疗和预嚼食或泡服防同时展开,医学研究表明,如果患有肾虚的患者不及时正确地治疗,除肾虚常见的症状以外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状。比如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等。对于肾虚问题应及早予以治疗。
二、治疗经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肾虚多为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而应慢慢调理,调理以枸杞子数粒同食,数月愈。治疗的关键也在于通经活络,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能加强腰部肌肉,恢复腰部肌肉,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补肾,由于肾有阴虚、阳虚、精虚、气虚的不同,补肾就有补肾、滋肾阴、益肾气、填肾精等等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用药。然而在当前却有一种错误趋向,即保健品中以补虚为主,补虚以补肾为主,补肾又以补肾阳为主,导致补肾壮阳之品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