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

温州想领养猫1954年她在温州八字桥被人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点击:[11]人次

2019-04-11 16:59 | 记者 杨微微 文 王志 图

她从小生活在瑞安林垟,讲着地道的瑞安方言,如今已年过花甲,与家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生活,每半年回国探亲一次。但是,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她,心里始终有一个缺憾——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4月8日,她来到本报,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身世,希望记者能帮忙寻亲。

她叫蔡杏棉,今年65岁。她说,早在20岁她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但是养母视她如掌上明珠,她曾几次试探着提起寻找生母,养母一听就落泪。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没有把寻亲真正付诸行动,就是不想让养母伤心难受。7年前,养母在90岁高龄去世,蔡杏棉这才想找一找自己的亲人。

蔡杏棉说,舅舅生前曾将当年领养她的过程告知。65年前,舅舅家住温州鹿城八字桥旁,养母来家做客。一天清晨,家人听到外面有婴儿的哭声,出门探查发现,桥头躺着一名女婴。养母的母亲(就是蔡杏棉的外婆)将女婴抱回家,并由养母领回家养育。当时女婴才一个月大,身上放着写有出生时辰的红纸:正月初十辰时出生(1954年2月12日)。

“我养母结婚多年都没有生育,因此顺理成章地抱养了我,当时她的年龄30出头。可惜几十年过去了,写有我出生时辰的红纸早已找不到了。”蔡杏棉猜测,当年才一个月大就被遗弃,可能有几种情况:1954年,大多数家庭生活水平不高,可能是家里太困难才将女婴送出去;也有可能是“私生子”,亲人偷偷摸摸将孩子送走;或者了解到养母没有生育,故意将女婴放在桥头(舅舅家附近)。

“我22岁时,养母曾带我到温州八字桥去打听,问过一些当地的街坊,生母有没有来找过我。”蔡杏棉说,65年来这是唯一一次打听亲人的消息,毫无所获。直到养母、舅舅去世后,她才再次兴起寻亲的念头。“如果能找到,我就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她说。

这两天,蔡杏棉将把自己的DNA数据加入温医大司法鉴定中心的寻亲DNA数据库。如果你有相关信息,或者你身边有疑似的对象,请帮助她找到亲人吧。联系电话:13958846666,13958892935。

出国看病肝癌重要进展和发现

十大海外医疗服务机构排行榜

赴美就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