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

养猫争议问题分析宠物纠纷为什么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8日    点击:[2]人次

来自:前线客户端

某市一小区内,李女士下楼后被邻居的狗吼叫,便打电话叫来父亲,不远处宠物的主人赵某和家人赶了过来,随后两家人发生争吵。过程中,赵某将李女士的父亲打倒在地并致其身亡,后赵某因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

数据表明,因犬只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不久前,某法院召开涉宠物侵权类案件发布会披露,九成以上宠 物侵害都是由犬只产生,包括因养狗产生的财产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其中 涉及人身伤害赔偿的纠纷占90%。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其消费市场越来越大。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 到1708亿元,我国城镇养宠用户达到7355万人(含水族),其中城镇养狗、养猫人数达5648万人,全国城镇犬 猫数量达到9149万只。如此庞大的宠物饲养数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不文明饲养宠物的行为比比皆是,比如,宠物排泄在公共场所的粪便不及时清理,宠物发 出的叫声扰民,携犬进入市场、商店、公园等公共场所,携犬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对上述行为,《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均明文禁止。深入看来,涉宠物类纠纷不只是单纯的宠物致人伤害纠纷,其中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管理问题,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网民热议的焦点。之前的“异烟肼”毒狗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宠物的饲养、监管上来。

推进宠物文明饲养,首先宠物主人的责任心培养至关重要:一是宠物主人对宠物的责任心;二是宠物主人对社会的责任心。养宠物的前提是爱宠物,要做到杜绝弃养,对宠物不良行为及时制止等。宠物主人必须 训练宠物如何不伤害他人,如何减少对环境、邻居的不良影响等。主人带着宠物进入社会公共空间,也要 学会遵守公序良俗、社会公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宠物饲养的监管和宣传。各地尤其要注重加大饲养宠物的相关条例规定的宣传贯 彻与落实,力争人人皆知,形成文明饲养宠物的社会共识。《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饲养犬类 应该征得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履行登记、检疫、年检等程序,且有地域、犬种、身高、数量 的限制。

第三,当下应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管理增添效力。如,给宠物办理“身份证”,上面录入宠物产地、 性情、出生日期等基础信息,且与宠物主人的身份证进行关联,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及时联系到宠物主 人。又如,宠物在每年进行疫苗注射时,对所发放的免疫号牌进行芯片植入并在相关APP上显示,及时检测 宠物免疫情况,并做到动态跟踪,等等。 因而,解决宠物纠纷需“三管齐下”,宠物主人责任心的培养、相关条例规定的落实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助 力,在为宠物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环境搭建起一个“安全文明网”,让宠物真正成为 人类的天使。

作者:杜兰

编辑:丁兆丹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官网

中国房地产业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