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耐人寻味的高考舞弊案主考官惨遭凌迟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点击:[15]人次
明代耐人寻味的“高考”舞弊案 主考官惨遭凌迟
明洪武三十年春闱会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从全国几百名举人中点出宋琮等52人为所录进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52人竟全是南方人。接着殿试状元陈安也是南方人。北方举子一片哗然,极为不满。认为刘三吾、白信韬因是南方人,故意偏袒南方而压制北方。
网络配图
而这一次所有录取的举子也全部取消资格,当科状元按行贿罪被判处死刑。同年的五月,由朱元璋亲自阅卷,钦定任伯安等61人为进士,这回全是北人,无一南人。史称“南北榜”之争。此后,明朝科举一律分南北榜取士。至此,明朝的南北榜公案了结。
其实,现在看来,这一明初科场大案中主考刘三吾作弊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他吃亏的地方就在于不解圣意,更不懂的其中的政治需要,完全凭借自己的执念凭卷定夺,太认死理,不仅给自己召来大祸,还白白连累了好不容易考上状元的陈安搭上了一条性命,而朱元璋之所以借机生事,大动干戈,无非是向北方示好,以换取他们对于刚刚建立的大明朝的支持。只是,这位爷的手段,也确实有点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