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装修

乐乐养生馆上海青年大调研90后比85后0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8日    点击:[10]人次

生活在上海,青年们对上海的城市印象是什么?魔都、繁华、海纳百川是最多的描述。

上海的哪些城市品牌青年们耳熟能详?光明、宝钢、上汽榜上有名。

青年们打卡排名考前的网红店或网红地是哪里?喜茶、乐乐茶、东发道、迪士尼都少不了……这些结果都来自团市委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调研面向全市14-35周岁的青年,发放问卷209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08份,展现上海青年的“新样态”“新理念”和“新期待”。

新业态为青年提供更广阔舞台

调研发现,新兴职业在青年群体中增长迅速。网约配送员(35.32%)、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12.70%)和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9.26%)是占比较高的青年新职业群体。另外,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网络文学写手、音视频创作者等也占一定比例。其中男性从事新职业的比例(62.57%)高于女性(37.42%);90后是从事新职业的主要群体,占55.56%;从事新职业的青年以非上海户籍的“沪漂”为主,占60%。这充分说明上海新产业新业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广阔舞台。

上海青年新职业分布情况(基于此次调研数据)

调研发现,上海青年对从事第二职业很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职业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短视频内容创作者(31.13%),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29.74%),密室策划师、宠物摄影师、旅拍策划师等(26.68%),网络主播(24.80%)和网络文学写手(21.77%)。其中,女性更青睐短视频内容创作者、音频创作者(音频主播或播客)及全媒体运营人员和网络文学写手等,男性更青睐网约配送员(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等。可见青年所青睐的新职业既迎合了青年自身的娱乐需求,又契合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上海青年期待从事的第二职业

青年消费理念:“要宅也要潮”

新生代成长的环境伴随移动互联的兴起,其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都有其专属标签,他们消费力强,能赚敢花为其显著特点。未来5年,上海青年认为最看好的消费新时尚是“到家服务、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等宅经济”(58.73%)。其次,“晚间购物、餐饮、旅游等夜间经济”(51.45%)、“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等粉丝经济”(45.25%)也是上海青年期待追求的生活新时尚。

上海青年最看好的消费新时尚

调研结果显示,上海青年热衷国货和潮牌,认为推广更多国货品牌的老字号商铺或专营店(63.56%)、引进更多国际潮牌的体验店和旗舰店(60.02%)能更好拉动消费,吸引青年买买买。此外,希望多举办类似“五五购物节”的促销优惠活动(59.40%)和新增集商业、文化、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综合购物中心(58.52%),青年认为这是带动“剁手”的得力举措,将打造消费新认知、升级消费新体验。

对上海最满意的是这些方面

上海青年对魔都满意度较高。若5代表最高值,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治安秩序(4.31)、休闲娱乐配套与出行便利程度(4.24)、生活设施服务(4.23)、和教育服务供给(4.18)、日常文化氛围(4.16)。

上海青年对城市满意度得分情况

此外

河南建材编辑部

,针对未来上海最具魅力的方面,青年认为从高到底依次是“开放自由,国际范儿”(69.78%)、“年轻活力,青春朝气”(62.07%)、“城市颜值高,安全有保障”(57.59%)、“发展前景广,机会梦想大”(55.20%)。可见,安全感、国际范、开放有魅力、青春有活力和未来有机会是魔都吸引青年的重要因素。

上海青年对上海未来魅力的期待

幸福指数远高于压力指数

上海青年有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指数远高于压力指数。幸福指数得分4.08(满分为5)。“网抑云”指数为2.84(满分为5),大部分青年表示压力适中。90后相比85后、00后而言,其幸福指数更低,压力指数较高。房租高、房价贵(57.89%)和身体亚健康(50.21%)是最令青年感到“鸭梨山大”。“住房”“就业”“亚健康”是上海青年提升幸福感的“绊脚石”。此外教育焦虑、工作焦虑、财务焦虑,就业焦虑也成为紧追其后的压力来源。解决青年的民生问题依然是提升青年幸福感,增强魔都吸引力和生活体验度的基础工程。

上海青年压力指数排行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互通共享的红利效应是青年的“美好愿景”。调研发现,“享受三省一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占比61.61%,“协同优化长三角一体化立体交通网”占比61.44%。其次,建立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和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合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也是青年呼声较高的期待。

上海青年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期待

对公共服务、创业扶持、就业支持有迫切需求

在诉求方面,调研发现,青年围绕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提升,在公共服务、创业扶持、就业支持等方面都有迫切的发展诉求。

从调研结果看,未来5年,上海青年最想要“Get”到的公共服务排名前三分别是:专业技能培训(60.90%)、运动健康平台(58.43%)、文娱交流互动(55.30%)。除此三项之外,85后更关注家庭亲子活动;90后更关注心理咨询与减压;00后更关注就业创业指导和志愿公益参与。可见,提升自己竞争力、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他人实现自身价值是青年的重要追求。

青年对公共服务的期待

青年对周边社区生活配套的完善非常关注,主要包括15分钟生活配套圈,交通出行以及住房、租房供给等方面。

被调查对象认为,未来15分钟生活配套圈最需要改善的服务配套是医院(54.44%)、娱乐购物场所(50.70%)和公共停车场(48.89%)。85后相对更关注社区活动中心;90后相对更关注娱乐购物场所;00后则更关注公厕、垃圾站等环卫设施和快递收发点。

青年对社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的期待

在住房方面,62.53%的青年最希望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55.10%的青年希望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54

生物化工电话

.43%的青年希望加大旧区改造力度;45.11%的青年希望以公租房为重点扩大供给。48.90%的租房青年最希望放宽人才公寓、廉租房、公租房等政策;44.73%的租房青年希望单位、企业、机构能提供租赁房。此外租房成本、通勤距离也是青年在租房中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上海青年对住房的期待

追求多元文化

化纤与纺织技术网站

,追求品质生活

此外,上海青年对城市活动空间、文娱活动、健康发展也有相应诉求,显示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未来五年,青年最希望拓展的活动空间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运动健身场地(57.48%)、室内游乐场(密室逃脱、桌游室、电竞体验馆)(47.29%)、酒吧、咖啡厅、茶室(44.94%)、泡汤温泉馆、休闲养生馆(42.38%)、网红餐厅、网红书店(42.32%)。这既反映了青年对“亚健康”状态下对健身休闲的高需求,又体现上海青年对品质生活的卓越追求。

青年对生活空间的期待

未来五年,青年期望参与更多的文娱活动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文化艺术节(如汉服文化节、海派文化艺术节等)(53.09%),潮流音乐节(52.75%),特色美食集(47.02%),街头化(街头篮球赛、滑板、涂鸦、街舞等活动)(46

美术文献期刊

.17%),展览会、博览会、漫展等活动(40.39%)。多元文化追求是上海青年普遍的特征,音乐、艺术、美食、潮流时尚是上海青年文化生活的主要标签,既有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期待与努力,又有对潮流时尚文化的追求与青睐。

青年对文娱活动的期待

上海青年特别关注健康,尤其85后。健身成了时尚代名词。未来五年,青年希望有多种渠方式来锻炼自己的“马甲线”,其中期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64.76%);组织青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57.89%);鼓励和支持青年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53.34%)。健康是生存之本,对健康的追求体现了青年对品质生活追求的理性化。

青年对体育健康的期待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刘雪妍 题图来源:本文图片均团市委提供

来源:作者:刘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