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式育儿定制小心木匠式育儿陷阱每一位家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7]人次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一个5岁孩子的简历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纷纷感叹,虽然工作多年了,但是自己的简历完全没有一个5岁的简历丰富。
是啊,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担心孩子的前途,并着手为孩子的未来做努力。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生活似乎就已经不是自己的生活了,而是一直不断地围绕着孩子转动。
也就是说,父母全方面地把控好孩子的生活,并且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表面上看,父母和孩子似乎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实际上,大多数的孩子并没有达到父母想象中的预期。
原因就是父母是木匠,把孩子当成一块木头来雕琢。
正如《园丁与木匠》里提到的:"父母应该要像园丁,不应像木匠。木匠是依照蓝图施工;园丁则不然,园丁负责把植物生长的环境弄好,然后由植物自己去生长。"
父母的育儿陷阱:"木匠式育儿"何为"木匠式育儿"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艾莉森·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是《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的作者。
她主张不要"管孩子",而是用一种灵活得多的方式做父母,核心是照顾孩子。事实证明,积极的"养育子女"是一个贬义词。抚养孩子不像木工活那样是一项有分寸、追求完美的活动。它更像是一个松散的雕塑过程,就像园艺一样。
来看看我们周围的一位母亲:
这位妈妈早上早早起床,为孩子做好早餐,让孩子起床吃早餐。然后送孩子去上学,之后自己再匆匆忙忙赶去上班。
晚上下班之后,妈妈要去市场买菜给孩子做早餐,然后回家给孩子做晚餐。吃完,忙完家里的家务活之后,这位妈妈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周末的时候,这位妈妈还要带着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相信这是我们身边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似乎只有父母围着孩子转,孩子才能生活地很好,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果,父母和孩子付出了很多,父母很辛苦,孩子也很压抑。
"父母应该要像园丁,不应像木匠。木匠是依照蓝图施工;园丁则不然,园丁负责把植物生长的环境弄好,然后由植物自己去生长。"
我们可以看到园丁和木匠之间的区别:父母是木匠,孩子是木头,木头不会说话,木匠也不会照顾木头的想法,而是完全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去雕琢木头,将木头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去雕琢。也就是说,决定权完全在父母手上。
而园丁则是把孩子当成一棵植株,父母把这颗种子种下,悉心照料种子,等到种子生长发芽之后,父母还是会给孩子浇水施肥,让孩子感受到阳光,但是更多的,园丁会让植物自由地发展。
"木匠式育儿"危害:孩子成长受到阻碍那么,"木匠式育儿"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呢?
1、 思维固化,孩子失去创新能力
"木匠式父母"的一个典型表现便是,一切都为孩子安排好。孩子完全就是
在走父母的"老路"。
这样一来,孩子也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实际上也就是失去了掌控自己人生的机会。孩子的思维就是父母的思维,而父母的思维也不完全是正确的,孩
思维固化的孩子,容易失去创新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孩子容易固步自封,也许连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说想出一些别出心裁主意了。
2、 低自尊低兴趣,孩子容易处于"恐慌"之中
"木匠式育儿"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思维固化,还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低兴趣的人格。
由于孩子自身想的东西全都被父母否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得不到认同,对自己产生怀疑,信心动摇是很正常的事情。
什么才算是高自尊和低自尊呢?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孩子努力了很久,考试却考差了,高自尊和低自尊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高自尊的孩子可能会先难过一会儿,然后就会开始纠错,努力做好,以便下次能够取得好成绩。
而低自尊的孩子则会一直沉浸在考差的阴影中,他会认为自己考差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说,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自己下次就考不好了。
高自尊的孩子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而学习成绩只是努力学习的附属品;低自尊的孩子学习只是为了学习成绩。带着不同的心态,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3、 成长空间受限,易处于父母的阴影之中
这个阴影不仅指被父母全面安排好、孩子没有过多自由的阴影,还指孩子内
心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而产生心情抑郁、焦虑的阴影。
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父母应该是逐渐放手的。若是父母还像孩童时期一般帮助孩子做好一切选择,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变得叛逆。很多孩子出现青春期叛逆,经常和父母对着干,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父母管得太多了,而且父母还总把他们当成一个孩子。
孩子不仅成长空间受限,还容易活在父母的阴影中。
"做一个园丁,而不是木匠。"如何摆脱木匠的身份,成为一个合格的园丁,这里有几个建议:
1、 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尽情玩耍
我们都知道,在种子发芽、还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时候,父母就应该为孩子
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阳光、水分、肥料,园丁还要适时地为园丁修剪枝叶。父母也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自在的环境,让孩子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
很多父母都会选择减少孩子玩耍的时间,事实上,研究表明,经常玩耍的孩子可能会更加聪明。
《园丁与木匠》里面提到:
"混战游戏似乎有助动物和儿童与他人互动。探索游戏帮助动物和孩子们学习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假装玩耍可以帮助孩子们思考各种可能性,理解他人的想法。"
所以,父母应该看到玩耍的正面性,发挥玩耍的最大威力,帮助孩子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并且亲自去实践。
2、 教导孩子,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技能
很多父母都是管教孩子,父母不如用"教导"孩子代替"管教"孩子。
《园丁与木匠》里提到:
学龄儿童像年幼的孩子一样观察和模仿。但当他们与特别有技能的成年人
在一个反复试验的环境中互动时,他们学得特别好。学徒仔细地观察师父,然后尝试一种简化的技巧。它可能是搅拌汤锅,剪出一个图案,或粗木工框架。
然后,师父会对徒弟所做的事进行评论(通常是相当批评性的),并让她再做一遍。随着每一轮的模仿、练习和批评,学习者变得越来越熟练,处理过程中要求越来越高的部分。
父母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技能,父母先在孩子面前示范,让孩子看一遍过后,自己动手操作。若是孩子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难了,父母也不要急着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等待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父母要做的便只是耐心地等待。
3、 培养孩子的正向动机,帮助孩子控制自己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可能会走歪、误入歧途,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控制好自己的
人生,教会孩子学会明辨是非,这样,就算父母不待在孩子身边了,孩子也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要想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必须要帮助孩子培养一个正向的动机,这个动机包括了孩子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正确的,什么才是错误的。
父母可以适当地为孩子制订计划,给予孩子奖励。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进行更多的独立思考。不要像木匠一样,更要成为一个园丁,让孩子更加茁壮地成长。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